国外免疫规划政策及疫苗种类使用方案:几乎不用多糖疫苗的趋势
疫苗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工具,各国的免疫规划政策与疫苗种类使用方案直接影响疾病的控制和消除效果。近年来,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绝大多数国家在免疫规划中已经基本摒弃传统的多糖疫苗,全面转向更为高效的结合疫苗。这种趋势背后体现了科学和公共卫生政策的深刻变革。本文将介绍国外免疫规划政策的主要特点、疫苗种类使用的演变,以及多糖疫苗在现代免疫体系中的逐步退出。
一、国外免疫规划政策概述
1. 免疫规划的目标
免疫规划(Immunization Programs)是各国政府制定的预防接种策略,旨在通过疫苗接种大幅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主要目标包括:
• 控制疫病:如麻疹、百日咳等。
• 消除或根除疾病:如天花已被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也接近消除。
• 降低公共卫生成本:减少疾病负担和医疗开支。
2. 国际免疫规划框架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扩大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 EPI),并为各国提供疫苗接种指南。发达国家通常在WHO建议基础上,根据本国的疾病谱、流行病学特点和资源分配情况制定更精细化的政策。
二、国外疫苗种类使用方案的演变
1. 多糖疫苗的历史地位
多糖疫苗是20世纪疫苗技术的重要里程碑,曾在预防细菌性疾病(如流脑和肺炎球菌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多糖疫苗也存在以下局限:
• 免疫记忆缺失:无法诱导T细胞介导的免疫记忆,保护时间较短。
• 对婴幼儿无效: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对多糖抗原反应不足。
• 免疫原性较低:对高危人群的保护效果有限。
基于这些问题,发达国家逐步减少了多糖疫苗的使用。
2. 结合疫苗取代多糖疫苗
结合疫苗通过将多糖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显著增强了免疫效果。许多国家已完全用结合疫苗取代多糖疫苗,常见例子包括:
• 流脑疫苗(MenACWY):A、C、W135和Y群结合疫苗广泛用于流脑的预防
• 肺炎球菌疫苗(PCV):如PCV13结合疫苗,取代了23价多糖疫苗(PPV23)。
3. 从单价到多价的发展
国外疫苗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单价到多价的升级。以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为例,二价疫苗仅针对两种高危型病毒,而九价疫苗能覆盖更多病毒亚型,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保护。
三、发达国家免疫规划的典型特点
1. 全生命周期免疫
国外免疫规划通常涵盖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例如:
• 婴幼儿阶段:接种基础疫苗,如百白破、麻腮风(MMR)和流脑疫苗。
• 儿童和青少年阶段:补种疫苗并接种特定疫苗,如HPV疫苗和流脑疫苗。
• 成人和老年阶段:接种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加强剂。
2. 高覆盖率和全民免费接种
在许多发达国家,疫苗接种被纳入全民健康保险体系,确保高覆盖率。例如,北欧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3. 强调安全性和效果
结合疫苗的普及是发达国家免疫规划中安全性和效果优先的体现。这类疫苗在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和高危人群中表现出更高的效力和更少的不良反应。
四、多糖疫苗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尽管多糖疫苗逐步被结合疫苗取代,但在某些特殊场景下,多糖疫苗仍有一定作用:
1. 短期保护需求:如爆发性流脑流行期间,用于快速防控。
2. 资源有限地区:在低收入国家,多糖疫苗因成本较低仍有较高使用率。
五、案例分析:欧美发达国家免疫规划的实践
1. 美国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制定的免疫规划广泛应用结合疫苗,例如:
• 婴儿6周龄开始接种PCV13和Hib结合疫苗。
• 11岁以上接种HPV疫苗和MenACWY流脑结合疫苗。
• 老年人优先接种结合型肺炎球菌疫苗。
2. 英国
英国国家卫生服务(NHS)提供免费的常规疫苗接种,包括:
• PCV结合疫苗在2岁以下婴幼儿中的普及率接近100%。
• 增加B群流脑结合疫苗(MenB)用于6个月以下婴儿。
3.北欧国家
北欧国家的免疫规划以高覆盖率和严格的安全标准著称,结合疫苗几乎全面取代多糖疫苗。此外,这些国家还高度重视免疫监测,确保疫苗接种效果。
六、展望:未来免疫规划的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免疫规划可能会呈现以下趋势:
1. 更多多价结合疫苗的开发:例如覆盖更多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疫苗。
2. 精准免疫:根据个体遗传背景和免疫状态制定个性化接种方案。
3. 全球免疫平等:推动结合疫苗在低收入国家的普及。
七、总结
国外免疫规划政策的发展和疫苗种类的迭代,体现了从多糖疫苗到结合疫苗、从单价到多价的技术进步。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显著改善了人群免疫水平。未来,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不断突破,结合疫苗将成为更广泛的主流选择,为全球疾病防控带来更多希望。
星浩健康特邀科普倡议专家:周医生
- 上一篇:经典牛津纺衬衫,演绎多元风格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