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陈丽晶:做患者知心朋友 永做中医“新”学者
本刊8月23日讯 “陈医生在吗?”“我要找陈医生”...8月23日早上8点,邢台高新区豫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已陆陆续续来了一批患者,有的来开药,有的来针灸,有的拔罐,这些患者中有经朋友介绍来的,也有老患者,在豫让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辖区提起陈丽晶陈医生几乎家喻户晓。
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面对每一位患者,陈医生总是温柔耐心地对待,对于患者的情况她也能够侃侃而谈。“每天面对那么多患者,我以为陈医生不会记得我,但每次来,她对于我的病情也都了然于心。”来拿药的村民小马说,让她看诊,我很安心。
“每次来就诊陈医生都是那么有耐心,不会因为你拿不拿药对你态度不一样,我问再多她也都耐心解答。”在一旁扎针的村民张阿姨也忍不住夸赞她,说道,她为有一个医生朋友而开心,也愿意将身边朋友介绍给陈医生。
除此之外,她还化身情绪调解员,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难题。“一些来就诊的患者,也有因心病所致,除了帮他们看病,在这期间我就化身他们的朋友,和他们沟通交流。”陈医生说,虽然不是专业心理医生,但能通过交流帮助患者,她也很开心。
“陈医生,明天去拿药你在吗?”“我吃完两副药有好转,还用去拿药吗?”...在陈医生的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患者时不时的跟她聊天,在线上问诊,她也都耐心解答。
以己试针,对患者负责
“作为一名医生,只有好的服务态度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有精湛的技术,才能为患者治好病。”陈丽晶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有许多中医方面的知识、技术还需要去探索。
在日常工作学习,除了去省市级一些知名医疗机构参加培训,陈医生还会去乡镇级医疗机构学习,她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哪里只要有可学习的地方,都是值得去参考借鉴的。”
回想国医探索之路,陈医生不觉辛苦,反而乐在其中。“最开始扎针,都拿自己尝试,只有在自己身上实验好了,才能更好地治疗病患。”陈医生说,刚步入国医行业时,她反复尝试,有时候扎胳膊酸的都抬不起,但她始终觉得要对患者负责。“现在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我觉得当初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陈丽晶说。
“陈医生虽然从业十余年,但她始终不放弃学习,除了外出培训学习,此外,她还在网上关注许多公众号,从网上搜集一些课程来学习。”同事程子倩说,作为新人,她也要学习陈医生的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
培养国医新人,传承中医文化
“中医文华需要传承。”陈医生说,我们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也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作为刚入职不久的新人,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欠缺,陈医生在就诊时也会让我参与其中,让我亲自尝试,并为我讲解。”程子倩说,遇到这么贴心的老师,她感到很荣幸。
另外,在中心开展的义诊和健康知识讲座中,陈医生也会参与其中,她将中医知识传递给村民,打破村民知识忙去,增加中医在村民中的知名度。(郝梦月)
- 上一篇:中仁康博(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