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健康周刊!
您现在的位置是:中国健康周刊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硬的肝真能变软!杭州名医陆国钧用中医数据“逆转”肝硬化,9例患者硬度下降超40%

发布时间:2025-08-09 20:28编辑:乘风来源:中国健康周刊 阅读量:
肝硬化不可逆转!这几乎是现代医学教科书上的金科玉律。 当肝脏在慢性损伤下逐渐变硬、失去功能,患者往往面临控制病情恶化或等待肝移植的艰难抉择。 然而,在杭州,一位深耕...

“肝硬化不可逆转!”——这几乎是现代医学教科书上的金科玉律。

当肝脏在慢性损伤下逐渐变硬、失去功能,患者往往面临控制病情恶化或等待肝移植的艰难抉择。

然而,在杭州,一位深耕杏林数十载的名中医——陆国钧医师,正用一组组清晰、定量的现代检测数据和显著的临床效果,向这一传统认知发起强有力的挑战,为无数肝硬化患者点燃了“硬肝变软”的新希望!

IMG_256

一、智慧中医的践行者:陆国钧医师

在中医药现代化探索的道路上,陆国钧医师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先行者。这位出生于1951年的国际名医、副主任中医师,不仅师承全国十大名医潘澄濂先生,得其真传,更是国家三类新药“通乐”颗粒(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发明人。深厚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他成为杭州中医药界的翘楚,目前他受聘于杭州良济和国医馆,担任特聘中医专家,长期致力于肝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与诊疗。

陆医师深知,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面对现代科技的浪潮,他选择拥抱而非排斥,坚信现代检测技术能为古老的中医智慧提供更精准的“眼睛”和更有力的佐证,从而迈向中医AI的未来之门。

二、颠覆认知的发现:肝硬化(纤维化)显著逆转!

去年,一则关于陆国钧医师的报道在杭州《都市快报》引发关注:一位俞姓的早期肝硬化患者,经过陆医师七个月的精心治疗,其肝脏硬度(通过专业检测)从10.8 kpa 显著下降至5.6 kpa,回到了接近正常的范围!当时,陆医师谨慎地将其视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个案”,因为这意味着被普遍认为不可逆的肝纤维化/硬化,出现了软化至正常水平的可能。

报道带来的效应远超预期!消息传开后,十余名饱受肝硬化(纤维化)困扰的患者慕名来到陆国钧医师的门诊。令人振奋的是,后续的治疗效果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截至最新统计,这16位接受陆医师中医辨证施治的患者中,已有9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其肝脏硬度值下降幅度超过了惊人的40%! 这一系列扎实的数据,不再是孤立的个案,而是强有力的临床证据链,实践证明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确实能使硬化(纤维化)的肝脏得到显著软化!

IMG_257

三、科学的标尺:无创肝弹检测锁定“硬”度

要理解这一突破的意义,必须先了解衡量肝脏“软硬”的标尺——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检测(FibroScan,国内常称“无创肝纤维化及脂肪变性检测”)。这项现代检测技术具有无创、快速、定量的优势,能准确测量肝脏的硬度值,单位为千帕(kpa)。

一般认为:

< 6.5 kpa: 肝脏硬度正常。

7.0 - 9.5 kpa: 提示显著肝纤维化。

10.0 - 12.5 kpa: 不能排除肝硬化(提示晚期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

≥ 12.5 kpa: 可临床确诊肝硬化。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肝脏结构发生的改变是不可逆的。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偶有肝纤维化逆转的报道,但如此集中、显著、特别是针对已确诊肝硬化患者的硬度值大幅下降案例,实属罕见。

四、数据说话:16例患者疗效全景展现(附关键报告图)

 陆国钧医师团队严谨地记录了这些患者的治疗前后检测数据。下面,我们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类,展示这组极具说服力的疗效数据(为保护隐私,患者姓名已做处理):

1. 确诊肝硬化组 (4例,治疗前硬度 ≥12.5 kpa):

丁X 新 先生:

治疗前:53.5 kpa (极高,确诊肝硬化晚期)

治疗后:33.3 kpa (下降 20.2 kpa,降幅 37.8%)

病情背景:丁先生是极危重的晚期肝硬化患者,病情已发展到肝细胞癌(已手术切除),并伴有严重的腹水(深度达66mm)和肝肾综合征,曾排队等待肝源准备接受肝移植手术。

陆医师采用内服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消除病邪)、外敷遂水消肿(外用利水消肿药物)的综合疗法。治疗效果令人震惊:腹部逐渐平复,腹水从66mm大幅降至仅7mm,下肢严重浮肿完全消退!这不仅体现在硬度数值的下降,更是生命质量的飞跃。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附:双足治疗前后对比图

IMG_258

IMG_259

IMG_260

卢X 凤 女士:

治疗前:20.7 kpa (确诊肝硬化)

治疗后:14.9 kpa (下降 5.8 kpa,降幅 28.0%)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IMG_261

张X 明 先生:

治疗前:13.4 kpa (确诊肝硬化)

治疗后:9.1 kpa (下降 4.3 kpa,降幅 32.1%)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IMG_262

王X 俊 先生:

治疗前:12.9 kpa (确诊肝硬化)

治疗后:9.3 kpa (下降 3.6 kpa,降幅 27.9%)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IMG_263

2. 不能排除肝硬化组(3例,治疗前硬度在10.0 - 12.5 kpa 之间):

俞X 蓉 女士 (首个报道案例):

治疗前:10.8 kpa (高度提示早期肝硬化趋向)

治疗后:5.6 kpa (下降 5.2 kpa,降幅高达 48.1%,恢复至正常范围!)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IMG_264

方X 洋 先生:

治疗前:10.1 kpa

治疗后:6.7 kpa (下降 3.4 kpa,降幅 33.7%)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IMG_265

吴X 雷 先生:

治疗前:10.0 kpa

治疗后:6.0 kpa (下降 4.0 kpa,降幅 40.0%)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IMG_266

3. 显著肝纤维化组(2例,治疗前硬度<10.0 kpa 但>7.0 kpa):

孔X 平 先生:

治疗前:8.0 kpa (显著肝纤维化)

治疗后:5.5 kpa (下降 2.5 kpa,降幅 31.3%,恢复至接近正常)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IMG_267

陈X 英 女士:

治疗前:8.18 kpa (显著肝纤维化)

治疗后:6.32 kpa (下降 1.86 kpa,降幅 22.7%)

附:肝弹检测报告对比图

IMG_268

核心数据总结

> 16位患者,9人肝脏硬度值下降幅度> 40%!

> 涵盖从显著纤维化到晚期肝硬化的不同阶段!

> 其中4位确诊肝硬化患者均实现显著软化(降幅27.9%-37.8%)!

> 1位极危重晚期肝硬化患者(丁先生)腹水、浮肿等严重并发症得到戏剧性改善!

> 1位早期肝硬化趋向患者(俞女士)硬度值恢复至完全正常水平(降幅48.1%)!

IMG_269

五、破局之路:中医辨证施治点燃新希望

     肝硬化的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尽管在对抗肝癌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如李嘉诚先生资助的相关项目),但对于已形成的肝硬化本身,现代医学尚无有效药物实现“根治”,肝移植往往是终末期患者唯一的生存希望,但其高昂费用、肝源短缺和手术风险是难以逾越的大山。

    陆国钧医师的这组临床实践数据,其意义在于:

1. 挑战传统认知: 用客观、定量的现代检测数据,强有力地挑战了“肝硬化不可逆”的传统观念。

2. 提供非手术新思路: 展示了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模式下,通过系统的辨证施治(如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利水渗湿等治则的灵活运用),存在非手术逆转肝硬化(纤维化)进程的可能性。

3. 彰显中医独特价值: 凸显了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在治疗复杂慢性疾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潜力。

4. 奠定AI研究基础: 详实的个体化治疗数据(方药、疗程、检测结果),正是未来构建中医AI辅助诊疗模型,实现精准化、标准化治疗不可或缺的基石。陆医师正“用数据迈向AI之门”。

六、任重道远:探索仍在继续

    当然,我们必须保持科学审慎的态度:

   样本量与长期随访:目前的案例数量(16例)仍相对有限,需要更大样本、更长时间(数年甚至十年以上)的随访观察,以确认疗效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评估是否能真正阻断或逆转肝硬化的自然病程。

     个体化差异: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陆医师的方案是否具有普适性?如何优化方案适应不同证型、不同阶段的患者?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作用机制研究:中医方药具体通过哪些分子、细胞通路实现肝脏纤维化的逆转?这需要现代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的深入探究。

    陆国钧医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并未宣称找到了“特效药”或“根治之法”,而是将其视为一项“有益探索”的开端。他正在这条充满挑战但意义重大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目标是为肝硬化患者走出一条充满希望的中医新路。

IMG_270

七、结语:焕发新生,岐黄之光

     “硬的肝还能变软吗?”——陆国钧医师用他的智慧和实践,给出了一个充满希望且被数据初步验证的答案。

     这不仅仅是十几个患者病情的改善,更是对中医药宝库深度挖掘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它印证了:中医药的“焕发新生”,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其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医学价值在新时代的璀璨复兴。

     我们由衷地预祝陆国钧医师的探索不断深化,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期待这条凝聚着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精神的中医新路,能越走越宽,惠及全球千千万万备受肝硬化折磨的患者,为他们解除痛苦,重燃生命之光。同时,这也将为世界医学贡献一份独特的“中国方案”和“东方智慧”。

     中医药的璀璨光芒,正由像陆国钧这样的智慧中医人,用扎实的数据和不懈的探索,在新时代奋力点亮,照亮人类健康事业的未来!

IMG_271

IMG_272

陆国钧

中医专家

全国十大名医潘澄濂先生的入门弟子,并师从国家级名中医唐福安先生,系国家三类新药“通乐”颗粒发明人。曾被香港国际传统医学会聘为顾问,并授予“国际名医”称号,获二项发明专利,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中医临床40余年,擅长各类急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肾病中医调理有独到的确切的显著的疗效,被中讯网等媒体称为“中国糖肾逆转第一人”、浙江电视台“时代中医”栏目在腾讯上有充分的报导,对糖尿病的并发症(肾病、胃轻瘫、冠心、中风、下肢回流障碍、便秘、脂质代谢障碍、糖足等)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肝病的治疗也有独特的疗效,特别是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的治疗方面有创新性的进展,某患者的肝硬度通过七个月的中药治疗,从10.8KPa降至5.6KPa,创造了脂肪肝纤维化F4期(肝硬化),软化到正常(正常值6.5KPa以下)的奇迹,为中医创造治愈非酒精性脂肪肝致肝纤维化F4(肝硬化)的先例。

坐诊时间:周六上午